统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Statistics
 理科类学科组组长:徐兴磊          专业负责人:闫德宝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富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员工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采集、处理、分析数据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具有统计调查与分析、数据挖掘与分析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及金融、保险、医药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风险决策、统计信息管理等工作,或在国内外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员工应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责任感强,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强;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熟练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及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备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
 (一)素质结构
 1.思想政治素质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文化科技素质
 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和艺术素养;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专业素质
 (1)具备扎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和较好的外语水平,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
 (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推断和预测。
 (3)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自主学习、知识更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形成应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能熟练应用统计软件并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能正确利用统计思想和方法分析判断统计软件的计算结果。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职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热爱统计学及其相关工作;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软件的基本能力;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知识更新、学习能力。
   5.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
 熟练掌握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具有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掌握文献与资料检索、信息处理方法;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部分编程语言与相关软件应用技术。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了解社会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
 具备扎实的基础数学知识;掌握信息科学、统计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4.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熟练运用统计软件开展工作的能力;形成利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建立统计模型的能力。
 5.专业知识
 掌握统计学、随机过程、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软件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三)专业能力
 1.职业基本能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系统的基础数学知识和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相关统计软件。
 2.职业核心能力
 具有扎实的基础数学理论知识,掌握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四)其它能力
 能够及时了解统计学专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新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统计学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正确的批判性思维和正确的审美观。
 (五)职业证书
 计算机能力证书、外语能力证书、普通话证书,鼓励考取教团队格证书等证书。
 (六)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附后)。
 三、修读要求
 (一)学制学位学分
 学  制:4年(弹性学制3-8年)                    学  位:理学学士
 学  时:2500学时                                 学  分:163学分
 (二)毕业标准与要求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老员工体育合格标准。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四个模块的必修课、选修课构成。
 (一)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34.3%)
 通识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通识必修课程包括思政类、体育与健康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创新创业类五大类。
 1.通识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与法治、新时代老员工国家安全教育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体育、创新创业基础、老员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新时代老员工劳动教育概论。
 2.通识选修课
 通识选修课程主要由校本课程构成,是对通识必修课程的补充和拓展,旨在传授跨学科知识和对员工进行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它围绕员工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四史”教育、心理教育、本土意识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均衡发展设计开出,为员工打造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环境。通识选修课包括“人文与地方文化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艺术审美类”“体育健康类”“教师教育类”“外国文化类”“信息技术类”“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类”等十大类。
 本科专业员工需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四史”课程中至少选修1门课程;《艺术教育》和《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必选的选修课程。
 本科专业员工在学习期间应至少选修10个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员工选修理工农科类课程不得少于2学分,理工农类专业员工选修文科类课程不得少于2学分。
 允许员工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折合和冲抵通识选修课学分。
 (二)学科课程(占总学分的9.2%)
 数学分析(一)、高等代数(一)、解析几何。
 (三)专业课程(占总学分的40.6%)
 1.专业基础课 :数学分析(二)、高等代数(二)、数学分析(三)、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科学概论、数据库系统原理、实变函数论、贝叶斯统计、应用随机过程、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软件、统计计算、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
 2.专业方向课
    (1) 统计与数据挖掘方向:大数据应用开发语言、分布式数据库原理、数据导入与预处理应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创新创业基础(三)。
 (2)金融数学与精算方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金融计算、保险精算、创新创业基础(三)。
 (四)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15.9%)
 实践课程是指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军事训练、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1.军事训练:2周,2学分,第一学期进行。
 2.实习:实习时间为16周,8学分,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
 3.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16个学分,含“创新实践”“创业实践”“技能实践”“素质拓展”“创新创业仿真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其中,“创新实践”“创业实践”“技能实践”“素质拓展”8学分,“创新创业仿真实践”2学分,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本专业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内容,按照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配套文件,设计创新实践、创业实践、素质拓展学分获得途径和学分分值。
 3.1.创新创业实践主要包括:论文发表、专著、编著或译著、发明及专利、老员工创新训练项目、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等课外科技活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业培训、创业训练、创业竞赛、创业实践。
 3.2.素质拓展实践主要包括:
 (1)资格认证
 鼓励员工参加国家相关考试,获取外语能力证书、计算机能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等相关资格证书。
 (2)社团活动
 鼓励员工加入相关专业员工社团,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和文体比赛。
 (3)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员工以各种形式开展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升个人素质,促进学习、生活习惯养成。
 五、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数学、统计学、计算机。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科学概论、数据库系统原理、实变函数论、贝叶斯统计、应用随机过程、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软件、统计计算、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大数据应用开发语言、分布式数据库原理、数据导入与预处理应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等。
 六、学时、学分统计
 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统计
 
  
   
    
     课程类型  | 
     课程模块  | 
     学时数  | 
     学分  | 
     所占百分比  | 
    
    
     学时(%)  | 
     学分(%)  | 
    
    
     通识课程  | 
     通识必修课  | 
     804  | 
     46  | 
     32.2  | 
     28.2  | 
    
    
     通识选修课  | 
     160  | 
     10  | 
     6.4  | 
     6.1  | 
    
    
     学科课程  | 
     256  | 
     15  | 
     10.2  | 
     9.2  | 
    
    
     专业课程  |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 
     928  | 
     50  | 
     37.1  | 
     30.8  | 
    
    
     专业方向课  | 
     352  | 
     16  | 
     14.1  | 
     9.8  | 
    
    
     实践课程  | 
     892(32周)  | 
     60.5(34.5+16+10)  | 
     35.7  | 
     37.1(21.2+9.8+6.1)  | 
    
    
     合计  | 
     2500  | 
     163  | 
     100  | 
     100  | 
    
   
  
  
 说明:实践课程(军事训练、实习、毕业论文、创新创业实践、素质拓展)学分为26(16+10),占总学分的15.9%。
 七、课程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
 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
 
  
   
    课程 类别  | 
    课 程 模 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 学 时  | 
    其 中  | 
    学分 数  | 
    建议开设学期 及周学时数  | 
   
   
    课堂讲授  | 
    实   验  | 
    实   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通识 课程  | 
    通识必修 课  | 
    X0110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48  | 
    32  | 
       | 
    16  | 
    3  | 
       | 
       | 
    3  | 
       | 
       | 
       | 
       | 
       | 
   
   
    X01100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48  | 
    32  | 
       | 
    16  | 
    3  | 
       | 
       | 
       | 
    3  | 
       | 
       | 
       | 
       | 
   
   
    X01100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s socialist ideology with China'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 
    32  | 
    20  | 
       | 
    12  | 
    2  | 
       | 
       | 
       | 
       | 
    2  | 
       | 
       | 
       | 
   
   
    X011004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Modern  of   History Chinese   | 
    48  | 
    32  | 
       | 
    16  | 
    3  | 
       | 
    3  | 
       | 
       | 
       | 
       | 
       | 
       | 
   
   
    X011008  | 
    思想道德与法治 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 
    48  | 
    32  | 
       | 
    16  | 
    3  | 
    3  | 
       | 
       | 
       | 
       | 
       | 
       | 
       | 
   
   
    X011010  | 
    新时代老员工国家安全教育概论 Introduction   to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 
    32  | 
    16  | 
       | 
    16  | 
    1  | 
       | 
    2  | 
       | 
       | 
       | 
       | 
       | 
       | 
   
   
    X211002a  | 
    形势与政策(一) Situation   and Policies  | 
       | 
       | 
       | 
       | 
    0.25  | 
    √  | 
       | 
       | 
       | 
       | 
       | 
       | 
       | 
   
   
    X211002b  | 
    形势与政策(二) Situation   and Policies  | 
       | 
       | 
       | 
       | 
    0.25  | 
       | 
    √  | 
       | 
       | 
       | 
       | 
       | 
       | 
   
   
    X211002c  | 
    形势与政策(三) Situation   and Policies  | 
       | 
       | 
       | 
       | 
    0.25  | 
       | 
       | 
    √  | 
       | 
       | 
       | 
       | 
       | 
   
   
    X211002d  | 
    形势与政策(四) Situation   and Policies  | 
       | 
       | 
       | 
       | 
    0.25  | 
       | 
       | 
       | 
    √  | 
       | 
       | 
       | 
       | 
   
   
    X211002e  | 
    形势与政策(五) Situation   and Policies  | 
       | 
       | 
       | 
       | 
    0.25  | 
       | 
       | 
       | 
       | 
    √  | 
       | 
       | 
       | 
   
   
    X211002f  | 
    形势与政策(六) Situation   and Policies  | 
       | 
       | 
       | 
       | 
    0.25  | 
       | 
       | 
       | 
       | 
       | 
    √  | 
       | 
       | 
   
   
    通识 课 程  | 
    通识必修 课  | 
    X211002g  | 
    形势与政策(七) Situation   and Policies  | 
       | 
       | 
       | 
       | 
    0.25  | 
       | 
       | 
       | 
       | 
       | 
       | 
    √  | 
       | 
   
   
    X211002h  | 
    形势与政策(八) Situation   and Policies  | 
       | 
       | 
       | 
       | 
    0.25  | 
       | 
       | 
       | 
       | 
       | 
       | 
       | 
    √  | 
   
   
    X061001a  |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一)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  | 
    32  | 
    24  | 
       | 
    8  | 
    2  | 
    2  | 
       | 
       | 
       | 
       | 
       | 
       | 
       | 
   
   
    X061001b  | 
    大学英语视听说(一) Viewing, Listening &   Speaking  | 
    32  | 
    8  | 
       | 
    24  | 
    2  | 
    2  | 
       | 
       | 
       | 
       | 
       | 
       | 
       | 
   
   
    X061002a  |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二)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  | 
    32  | 
    24  | 
       | 
    8  | 
    2  | 
       | 
    2  | 
       | 
       | 
       | 
       | 
       | 
       | 
   
   
    X061002b  | 
    大学英语视听说(二) Viewing, Listening &   Speaking  | 
    32  | 
    8  | 
       | 
    24  | 
    2  | 
       | 
    2  | 
       | 
       | 
       | 
       | 
       | 
       | 
   
   
    X061003a  |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三)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  | 
    32  | 
    24  | 
       | 
    8  | 
    2  | 
       | 
       | 
    2  | 
       | 
       | 
       | 
       | 
       | 
   
   
    X061003b  | 
    大学英语视听说(三)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  | 
    32  | 
    8  | 
       | 
    24  | 
    2  | 
       | 
       | 
    2  | 
       | 
       | 
       | 
       | 
       | 
   
   
    X061004a  |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四)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  | 
    16  | 
    12  | 
       | 
    4  | 
    1  | 
       | 
       | 
       | 
    2前八周  | 
       | 
       | 
       | 
       | 
   
   
    X061004b  | 
    大学英语视听说(四)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  | 
    16  | 
    4  | 
       | 
    12  | 
    1  | 
       | 
       | 
       | 
    2前八周  | 
       | 
       | 
       | 
       | 
   
   
    X121001  |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 Basic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 
    32  | 
    16  | 
       | 
    16  | 
    1.5  | 
    2  | 
       | 
       | 
       | 
       | 
       | 
       | 
       | 
   
   
    X121002  | 
    计算机应用基础(二) Basic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 
    32  | 
    16  | 
       | 
    16  | 
    1.5  | 
       | 
    2  | 
       | 
       | 
       | 
       | 
       | 
       | 
   
   
    X041001  | 
    公共体育(一) Physical Education  | 
    32  | 
    16  | 
       | 
    16  | 
    1.5  | 
    2  | 
       | 
       | 
       | 
       | 
       | 
       | 
       | 
   
   
    X041002  | 
    公共体育(二) Physical Education  | 
    32  | 
    16  | 
       | 
    16  | 
    1.5  | 
       | 
    2  | 
       | 
       | 
       | 
       | 
       | 
       | 
   
   
    X041003  | 
    公共体育(三) Physical Education  | 
    32  | 
    16  | 
       | 
    16  | 
    1.5  | 
       | 
       | 
    2  | 
       | 
       | 
       | 
       | 
       | 
   
   
    X041004  | 
    公共体育(四) Physical Education  | 
    32  | 
    16  | 
       | 
    16  | 
    1.5  | 
       | 
       | 
       | 
    2  | 
       | 
       | 
       | 
       | 
   
   
    通识 课 程  | 
    通识必修 课  | 
    X211005  | 
    创新创业基础(一) 老员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一)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1  | 
    16  | 
    16  | 
       | 
       | 
    1  | 
    1  | 
       | 
       | 
       | 
       | 
       | 
       | 
       | 
   
   
    X211008  | 
    创新创业基础(二) Found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32  | 
    16  | 
       | 
    16  | 
    1  | 
       | 
       | 
    2  | 
       | 
       | 
       | 
       | 
       | 
   
   
    X211006  | 
    创新创业基础(四) 老员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二)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2  | 
    16  | 
    16  | 
       | 
       | 
    1  | 
       | 
       | 
       | 
       | 
       | 
       | 
    1  | 
       | 
   
   
    X211007  |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 
    36  | 
    36  | 
       | 
       | 
    2  | 
    2  | 
       | 
       | 
       | 
       | 
       | 
       | 
       | 
   
   
    X211017  | 
    新时代老员工劳动教育概论 Introduction   to Labor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 
    32  | 
    16  | 
       | 
    16  | 
    1  | 
       | 
    2  | 
       | 
       | 
       | 
       | 
       | 
       | 
   
   
    通识选修课  | 
    X012001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Contemporary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  | 
    32  | 
    20  | 
       | 
    12  | 
    2  | 
       | 
       | 
       | 
       | 
    2  | 
       | 
       | 
       | 
   
   
    X211004a  | 
    中国共产党历史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32  | 
    16  | 
       | 
    16  | 
    1  | 
    2  | 
       | 
       | 
       | 
       | 
       | 
       | 
       | 
   
   
    X211004b  | 
    新中国史 History   of New China  | 
    32  | 
    16  | 
       | 
    16  | 
    1  | 
       | 
    2  | 
       | 
       | 
       | 
       | 
       | 
       | 
   
   
    X211004d  | 
    改革开放史 Histo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 
    32  | 
    16  | 
       | 
    16  | 
    1  | 
       | 
       | 
    2  | 
       | 
       | 
       | 
       | 
       | 
   
   
    X211004c  | 
    社会主义发展史 History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 
    32  | 
    16  | 
       | 
    16  | 
    1  | 
       | 
       | 
       | 
    2  | 
       | 
       | 
       | 
       | 
   
   
    通识 课 程  | 
    通识选修课  | 
    X211011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Classic   Works of Marxism  | 
    32  | 
    16  | 
       | 
    16  | 
    1  | 
       | 
       | 
       | 
       | 
    2  | 
       | 
       | 
       | 
   
   
    X21101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 
    32  | 
    16  | 
       | 
    16  | 
    1  | 
       | 
    2  | 
       | 
       | 
       | 
       | 
       | 
       | 
   
   
    X211014  | 
    革命文化 Revolutionary   Culture  | 
    32  | 
    16  | 
       | 
    16  | 
    1  | 
       | 
       | 
    2  | 
       | 
       | 
       | 
       | 
       | 
   
   
    X211015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 
    32  | 
    16  | 
       | 
    16  | 
    1  | 
       | 
       | 
       | 
    2  | 
       | 
       | 
       | 
       | 
   
   
    X211016  | 
    宪法法律 Constitutional   Law  | 
    32  | 
    16  | 
       | 
    16  | 
    1  | 
    2  | 
       | 
       | 
       | 
       | 
       | 
       | 
       | 
   
   
    X211010  | 
    艺术教育 Arts education  | 
    32  | 
       | 
       | 
       | 
    2  | 
       | 
       | 
       | 
       | 
       | 
       | 
       | 
       | 
   
   
    X211018  | 
    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 
    32  | 
       | 
       | 
       | 
    2  | 
    2  | 
       | 
       | 
       | 
       | 
       | 
       | 
       | 
   
   
    通识教育选修课累计(注:师范专业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10%;工科类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 
    ≥160    | 
       | 
       | 
       | 
    ≥10  | 
    本科生需从“四史”课程中至少选修1门课程;《艺术教育》和《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为必选的选修课程。 人文社科类专业员工选修理工农科类课程不得少于2学分,理工农类专业员工选修文科类课程不得少于2学分。 允许员工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折合和冲抵通识选修课学分。  |